•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代表大会会议  >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  正文内容

包头市九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0日来源:btjyrd.gov.cn编辑:九原人大办公室人气:文章属性:视力保护色:

——20121115日在包头市九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 长 雪 松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于200712月选举产生,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区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九原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容易的五年,也是全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大为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努力克服区划影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全面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个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九原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攻坚克难奋力赶超,综合实力实现了大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促增长、调结构、扩规模,特别是在2008年区划调整划走了将近一半经济总量、打破了原有产业体系的情况下,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实现了各项主要指标的快速恢复和反超。预计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亿元,剔除区划因素(下同)较2007年增长4.6倍,五年累计完成1033.6亿元,年均增长27.3%;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较2007年增长2.6倍,五年累计完成112.5亿元,年均增长14.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较2007年增长4.4倍,五年累计完成791.3亿元,年均增长23.9%

——坚定不移推动转型,经济结构实现了大优化。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农牧业集中发展迈向规模化、工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服务业提质增效迈向多元化,三次产业比由8.341.250.5优化为3.958.937.2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累计实施工业重点项目72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9户,工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煤化工产业从无到有,投资170亿元的世界首套特大型煤制烯烃项目——神华包头煤化工投产达效,二期工程进入报批程序,华塑包装、碳四综合利用等下游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电力、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配套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君诚焊管、德翼车辆等项目建成投产,明拓铬铁、腾亿工贸等项目进展顺利,朝晟工贸、龙炫铸钢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国瑞炭谷基本建成,碳纤维汽车轻量化产品研发成功,电缆芯项目有序推进,清华大学动力电池安全性技术研究中心签约落地,重新构建起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工业体系。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九原工业园区投资14亿元实施了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工程,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40亿元,成为全市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的重要发展基地,跨入自治区“百亿园区”、循环产业园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行列。服务业带动效应更加突显。预计社零总额由21.3亿元增加到49.4亿元。实施了庞大汽车、驼龙物流、北方石油等29个重点项目,汽车销售量突破1万台,石油储运能力达到35万吨。金创大厦投入运营,吸引了自治区煤炭资源网、包头市煤炭运销协会、3家金融机构和30家大型能源煤炭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了从信息、交易、配送到电子结算的完整服务体系,开创了总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全市运营效果最好的总部基地。农牧业基础作用进一步强化。累计投入1.5亿元,组织实施了三湖河节水灌溉、永丰村土地整理、三岔口险工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22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3万亩、高产稳产田11.2万亩,千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达到1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区达到14个,保护地占蔬菜种植面积比重由20%提高到64%,奶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水平分别达到85%65%以上。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发展高产、高效、安全现代农牧业为目标,规划建设了占地达10万亩的西部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实施了万科农业、钧富猪场、茂盛种牛、煜浓苑百菜鸡、梅力更万只种羊等一批高标准农牧业项目,建成设施保护地0.4万亩、标准化棚圈10万平米,成为全市设施化程度最高、应用技术最先进、推广新品种最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持续不断改造提升,城乡面貌实现了大改观。五年来,我们按照以城带乡、协调互动的发展思路,累计投入132亿元,实施了125个重点城建项目,有序推进了旧城提质、新城扩容和村镇换貌,形成了“北扩、南移、西进”的发展格局。高起点编制了萨如拉地区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完成了城乡统筹示范区总体规划、“两镇一苏木”镇域规划和白音席勒控制性规划,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大手笔实施了体育中心、世界鹿园等5个市政工程,建设了市咨询大厦、广电大厦等22个单体工程,引进了恒大华府、泰华园等47个商业开发项目,实施了花园南路、热电联产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了职教园区、市行政办公广场一期等项目征拆任务,累计拆迁改造旧街坊(大院)24个、城中村10个,完成拆迁面积50万平米,新增建筑面积165万平米、城区道路面积3.2万平米、水电气暖等市政管网1300公里,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到52.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了6.65个百分点。持续开展了城市六乱、市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检查验收,环卫作业范围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坚持不懈推进治理,环境质量实现了大提高。五年来,我们认真实施“蓝天、绿水、青山”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节能减排成绩突出。关闭淘汰、搬迁改造“两高”企业47户,淘汰落后产能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万吨、化学需氧量1.5万吨,万元GDP能耗降低了24%,二级以上良好天数由273天上升到321天。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加强。小白河防洪分凌工程(一期)基本完成,大青山应急水源工程正式通水,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线投入使用,九原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综合治理全面启动。生态绿化成效显著。组织实施了大青山南坡绿化、天然林保护、大树种植等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地率分别提高到19%35.5%

——多措并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大繁荣。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科教方面,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6项,9项发明专利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新(改、扩)建中小学12所,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初步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提前一年实现高中免费教育;33中、49中、沙河一小、沙河二小进入全市名校行列,教育教学质量保持领先水平。卫生方面,建成区医院标准化病房楼、6所苏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行了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医疗骨干巡回坐诊等制度,推行了基层卫生机构全额补助、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40岁以上农牧民和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体检、为农村牧区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受益群众达到2200人(次)。计生方面,早教基地投入使用,“一杯奶”生育关怀、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等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计生家庭奖扶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320元、享受年龄从60岁降到58岁。文体方面,区新文化大厦投入使用,草原书屋、苏木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体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牧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西口好人》、《九原—我可爱的家》等5个文艺精品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等殊荣,春节元宵节、消夏文化艺术节、农村典型文化大院和社区之光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深入人心。区图书馆、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一级馆。顺利承办了世界中学生排球赛、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多项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了“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编制完成了秦汉边塞文化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梅力更信俗被列入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达到17项、29名。

——加大投入保障民生,人民生活实现了大改善。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566元增加到3582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7425元增加到13678元,收入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城乡居民实现充分就业,实施了岗前培训、创业扶持等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发放小额担保、创业贷款等扶持资金1.5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717人(次)、农牧民转移就业63614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连续8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镇职工(居民)医疗等四项保险纳入市级统筹,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4.9万人,累计发放各类社保资金5.2亿元。“新农合” 报销比例逐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由110元增加到308元,提高了2.8倍,支付封顶线由2.5万元增加到10万元,提高了4倍,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累计投入35.5亿元,建成经适房85万平米、公租房900套,改造棚户区4488户、农村危房347户,完成了首批廉租房实物配租。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社会福利中心、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一体化、发放标准五年翻了一番多,五保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11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1.4万人(次)。此外,我们坚持每年为人民群众办理一批好事实事,办理数量累计达到149件。

——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城乡统筹实现了大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三区推进、六项统筹”的发展战略,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到19亿元,开启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纪元。大力推进农牧业设施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建设,实施农牧业项目66个,流转土地5万亩,设施化率达到35%、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5万吨、农牧业增加值提高到11亿元。全力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实施了包巴线、麻池集中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农村公路131公里、解决了3.86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建成了土黑麻淖新村和柏树沟牧民新村,成为自治区建设标准较高、配套较完善的农村集中居住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了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配置,完善了覆盖城乡的社保、就业、低保等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框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实现大加强。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653件,满意率达到100%。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公务用车、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推进了征地拆迁、廉租补贴等执法监察,落实了廉政谈话、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顺利完成五五普法,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圆满完成第七、第八次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常年坚持县级领导接访和包案制,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妥善解决了一大批疑难信访案件和社会矛盾。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初步建立起社会治安巡查、违法建设管控、消防隐患排查等联合处置机制,开展了矿山秩序清理整顿,完成了打四黑除四害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组建了内蒙中西部第一家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工矿商贸企业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开展了地沟油、瘦肉精、问题胶囊、三聚氰胺等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长期保持稳定。对66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监督,规范节约资金2.37亿元。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为1.5万名劳动者追缴工资欠款9800多万元。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出动抢险人员7.2万人次,历时60多个日夜,全面战胜了建国以来罕见的黄河洪汛,确保了沿黄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凝聚了人心、磨练了意志,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此外,供销、档案、残联、工商、质监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电力、邮政、金融、保险、通信等部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砥砺奋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谱写了九原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夺得了多项桂冠:连续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三次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两次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等称号;获得自治区双拥模范区七连冠、农村牧区工作先进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区、“新农合”工作先进区等荣誉;被评为全市水务工作先进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先进区、服务业和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区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区。

各位代表,五年的辉煌业绩,奠定了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开启了富民强区的崭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各级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在九原投资兴业的各位企业家及所有关心支持九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九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在新起点上推进地区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实现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中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正是由于我们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加强三次产业建设,累计实施了41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0多亿元,才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欠发达仍是我们的基本区情,全力提升发展速度仍然是我们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努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实现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思想的解放程度,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区划调整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全面把握阶段性发展特征,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拓宽视野、完善思路、明确目标,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引领全区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五年来,正是由于我们找准了自身优势与区域发展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三区推进、六项统筹”的战略举措,才推动全区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正是由于我们充分意识到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才建设了集企业总部、行业管理、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金创大厦,形成了全市最大的煤炭总部基地,并由此规划了金创总部经济园,为今后发展添注了强劲的动力;正是由于我们认准了工业才能立区、强区的发展路径,举全区之力加强九原工业园区建设,并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才重新构筑了工业发展体系,为九原经济再次腾飞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我们正确认识到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才科学地做出了建设西部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部署,带动农牧业经济迈向了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引导农牧民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正是由于我们科学运用了金融手段,积极稳妥地进行了融资贷款,才保证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社会项目的顺利实施。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有改革的新举措、开放的新路子、发展的新空间,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五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大了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促进了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办成了一批覆盖面大、受益面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才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形成了推进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九原的强大合力。但是,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很多工作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倾注更多地精力、物力、财力,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五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形成了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务实高效的良好氛围,做到了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才使我区在各种压力和困难面前无往不胜。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全区中心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上下一心、苦干实干,才能更好地把我区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从总体来看,我区当前尚处于攻坚克难的创业期,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农牧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粗放经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工业经济规模不大,主导产业发育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还较突出;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层次较低,金融、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刚刚起步,整体水平与我区即将成为全市中心城区的实际不相适应,提档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旧城改造、新都市区建设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开发任务繁重,基础配套、公辅设施还不完善,拆迁难、资金短缺等问题亟待破解,城市形象需进一步提升;财政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社会维稳形势依然严峻,干部队伍和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下一届政府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区转型升级、奋力赶超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构建和谐文明新九原的关键时期。随着新都市区的开发建设,我区即将成为全市的中心城区,这既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在服务管理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调整思路、转变理念、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加快新都市中心区、九原工业园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富裕、和谐、文明九原进程,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呼包鄂经济圈中心之一、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重要一极和社会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先导区。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7年,努力实现“三个翻番、两个提高”,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56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0亿元左右,分别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左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提高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方面的支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实现“四个突破”:

一、加快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总领,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三次产业在转型中促发展、在发展中调结构。到2017年,基本构建起多级支撑、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进转型升级,优化提升第二产业。按照做大总量与提升层次相统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水平。围绕延伸钢铁、煤化工等产业链条,引进实施一批精深加工项目,不断提高初级产品就地加工和转化能力;围绕扩大碳纤维、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切实抓好在建项目建设和下游产品研发,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构筑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中小型配套企业,构建空间布局集中、生产协作紧密、资源信息共享的集群化发展格局,到2017年,钢铁、有色、煤化工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以建设国家级轻量化材料产业园区为目标,全面启动九原工业园区化工、建材、仓储等板块建设,配套完善水、电、路及生活服务设施,到2017年,园区建成面积扩展到40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

(二)推进结构优化,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坚持把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镇化进程相配套、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第三产业体系。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层次,重点发展以煤炭、液态化工、综合物资为主的现代物流业,提高组织化运行程度、社会化配套能力和专业化发展水平。丰富生活性服务业业态,以新都市区建设和沿黄区域开发为契机,大力提升商贸流通、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到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7%

(三)推进集中集约,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围绕“菜、乳、肉”三大主导产业,坚持用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提升农牧业,推动农牧业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向依靠科技投入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由自然生产向设施生产转变、农牧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2017年,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6.3亿元。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健全完善农副产品营销、质量监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7年,高产稳产田占比达到75%、农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70%以上。加快西部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精品花卉、设施蔬菜、特色养殖等新项目,大力推广良种繁育、智能温室等新技术,着力打造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17年,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万亩,园区养殖规模达到15万头(只),哈业胡同生态绿色品牌全面打响。

二、加快城镇化步伐,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全域九原、梯度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不断完善规划设计,着力提升建设档次,努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到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82%。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以新都市区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基础设施、政务商务、城中村(旧街坊、旧大院)改造项目,配套完善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到2017年,城区面积拓展到11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高起点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启动火车站南地区开发改造,完善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到2017年,麻池—萨如拉地区旧区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40%以上。高质量建设新农村牧区。以村容整治、道路建设和住房改造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中心集镇扩容提质项目,到2017年,土黑麻淖新村等3个中心集镇和梅力更嘎查等8个集中居住区基本建成。高水平加强城乡管理。加大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等市政设施的养护力度,强化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牧区环卫管理,全面巩固“创城”、“创卫”成果。

三、加快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实施好民计民生工程,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

建立协调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不断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统筹配置师资等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多元投入的学前教育办学机制,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推进高中教育品牌化建设,到201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集医疗、保健、康复、计生指导等为一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普及慢性病管理等三类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做好政策宣传、流动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保持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不断拓宽“一杯奶”生育关怀、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等服务范围,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公共文体场所建设,进一步推行文体设施免费开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区级大型活动“年年办”,镇(办事处)级特色活动“月月有”,文化大院、广场健身“周周乐”的格局;深入挖掘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努力打造体现我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构筑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险提标政策,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广泛参加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弱势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不断提高各类救助标准,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为配套,救灾救济、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为补充的综合性救助体系。抓好经适房、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缓解城乡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促进城镇下岗职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引导建立劳动者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实现工资增收;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等惠农惠牧政策,全面实施冬季取暖、价格补贴等面向困难群体的综合扶持,实现政策增收。

四、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上实现新突破。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剥离和取消依附在户口上的社会管理功能,积极引导失地农牧民自愿转移户籍。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深入开展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鼓励农牧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坚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社区,努力在夯实社区组织、壮大社区力量、加强社区基础工作等方面取得更大实效。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整合各部门在社区的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治安管理等一站式服务;结合村改居工作,加快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实现村级组织事务管理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分离。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转变,围绕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等重点领域,将末端处置和源头治理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工作机制,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推进医疗卫生、子女教育、技能培训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各类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2013年工作建议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夯实基础、积聚能量、创造条件的关键一年。当前,全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对明年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较大压力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把存在的困难判断准确、把应对的措施考虑周密,发挥一切积极因素,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就一定能够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明年,我区将继续为人民群众办理11件好事实事。具体工作中,将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强动力为基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落实自治区、市政府关于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平稳增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好手续办理、土地征用、施工建设等关键环节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计划项目早日开工、续建项目加快进度、竣工项目发挥效益。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我区产业基础好、生产成本低、发展空间大等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努力提升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切实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全面落实贷款贴息、电价补贴等政策措施,协调做好水、电等生产要素的调配供给,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努力推动银企合作,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断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加强重点企业的税收监管,培植新兴后续财源,确保税收稳定增长;努力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加大与各大银行的信贷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多渠道补充财政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全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20个左右,完成投资25亿元左右。加快办理神华煤化工二期手续,开工建设明拓铬铁二期、鑫达金矿扩能等项目,全面推进清华大学动力电池、龙炫铸钢、科源标准厂房等项目,确保建成神华碳四、国瑞炭谷、明拓铬铁(一期)等项目。启动九原工业园区化工板块建设,推进九原污水处理厂、22万千伏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组织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入驻园区集中办公,进一步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向封闭运行、自我发展的模式迈进,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稳妥推进新源化工、鑫诺泰利达等14户“三片两线”企业整治工作,加快实施鹿城水务升级改造等16个“创模”工程,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6项“创模”指标,建成“环保模范城区”。

三、以提档升级为目标,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中国五矿物流基地项目,推动驼龙综合物流园建设,建成宏成德石油储运项目,构建辐射内蒙西部的物资储运集散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启动影剧院商圈改造,完成天福广场建设,引进包百等大型零售企业和各类连锁加盟店,打造集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消费平台。全力发展汽车销售业,抓好庞大汽车城现代、奥迪等84S店运营、力争再建成64S店,支持利丰、德翼等企业扩大销售业务,全年汽车销售量达到1.2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完善金创大厦运行管理机制,启动金创总部经济园二期工程,推动包商银行大厦开工建设,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总部基地。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启动萨如拉地区湿地景观系统建设,加快麻池—萨如拉温泉度假区开发,拓展梅力更景区旅游业务,促进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逐步壮大面向本市居民、辐射周边地区的假日旅游经济。

四、以基础设施和农业园区建设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实施哈业胡同村节水灌溉、西圐圙村土地整理等3个基础设施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高产稳产田1.1万亩;加固三岔口、打不素、三艮才险工险段,完成梅力更沟等山沟水毁修复和黄河20公里路坝一体工程,黄河大堤我区段全部达到五十年一遇防御标准。推进西部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建永丰六队至乌兰计一村等3条园区道路,建成柴脑包110千伏等3个变电站,推动哈业胡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投入运行;引进瑞洁农业、中晟农庄等项目,推进荣耀观光农业、万豪天保农庄等项目,支持万科农业、茂盛种牛等企业扩大规模,鼓励成丰农业应用温控等新技术开展花卉种植,全年园区新增保护地1000亩、标准化棚圈5万平米。

五、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组织实施重点城乡建设项目62个,力争完成投资52亿元。推进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综合整治,实施文明北路、建园路等4条城区道路,修建包巴线至滨河路等8.7公里农村公路,完善西南、西北组团供热管网,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启动健康路七号、冷库大院等13个旧街坊、旧大院改造,推进西脑包、黄草洼等20个城中村项目,加快萨如拉国有工矿棚户区建设,力争新增建筑面积100万平米以上。开展市行政办公广场二期征拆工作,加快复正大厦、新能源科技大厦等7个商务项目,推进市咨询大厦、区行政办公四号楼等6个政务项目,打造一批标志性精品建筑。编制完成城乡统筹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控规编制全覆盖。

六、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想方设法促进就业。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创业贷款、就业援助等政策,通过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和自主创业等途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统筹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参保问题,继续加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按时足额发放低保、大病、五保等社会救助资金,实现弱势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50万平米经适房和1100套公租房建设,改造200户棚户区和200户农村危房,完成第二批廉租房实物配租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搬迁改建沙河八小,启动建设赛汗、白音席勒等4所幼儿园,积极推进沙河三小、哈林格尔中学等16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开展“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深化教师交流、“联体”办学等机制,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车、校园和校舍安全管理,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查防控,努力建设“平安校园”。继续完善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投入使用哈林格尔中心卫生院,完成麻池、苏木中心卫生院新(改、扩)建工程;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医疗机构装备水平,力争建成7个全市重点专科;提高优生服务水平,推动妇幼保健、免费婚检、优生检测实现“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文体事业进步。新建哈业胡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整顿提高6个村级文体活动室,提高公共文体服务设施人均拥有率;发展壮大文化演艺等新型文化产业,努力将燕家梁元代遗址和麻池古城申报为国家遗址公园。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综治队伍、执法中队、基层派出所“三位一体”巡控网络,在麻池、白音席勒地区安装电子巡更系统,完成城市报警监控系统一期工程,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七、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履职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政府。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创新管理水平。坚持学以致用,围绕发展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加强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思考,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进一步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和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惠民一点通”等平台,及时准确地公开工程建设、社会民生、“三农”等领域的政务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勤政务实,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贯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执政理念,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着力解决管理越位、服务缺位、工作错位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抓落实、搞调研,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惩防并举,建设廉洁型政府。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约束,从制度和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确保公共资源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加强公车管理、控制行政经费,以清廉为民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站在了转型跨越的新起点,迈上了赶超崛起的新征程。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群策群力促转型,同心同德谋跨越,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新九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