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学习文摘  >  正文内容

人大学习文摘第四期

  •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9日来源:人民代表报编辑:曾德强 许涛人气:文章属性:视力保护色:

人大代表定期接待选民的调查与思考

曾德强 许 涛

编者按】怎样密切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怎样在闭会期间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陕西省白河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制定了人大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办法,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村(社区)建立起“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工作室”,每月定期接待选民,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区人大常委会、各苏木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也在积极开展“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创建工作,白河县人大的许多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此,区人大常委会特摘录以下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2年初,陕西省白河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白河县人大代表定期接待选民暂行办法》。确定每月15日为代表定期接待选民日,对接待范围、时间、内容、形式和程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首批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关镇桥儿沟社区、中厂镇石梯村、仓上镇农庄村、茅坪镇彭家村进行试点,在办公设备、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试点村(社区)都建立起“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工作室”,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517召开代表定期接见选民现场会,正式展开此项工作。

一、初步成效

4个试点村(社区)的县人大代表尤其是基层代表,都能按照办法的规定,定期定点接待选民,不定期地走访联系选民。“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工作室”成为闭会期间县人大作常委会汇集民意、反映民意的有效渠道和载体。截至20132月底,已累计接待选民211人次,协调处理解决选民反映的问题90件,一些地方重大事项,经县人大积极协调交办,县政府相关部门已立项规划设计,凸显了代表的作用,受到选民的信任与拥护。

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代表在接待选民过程中,热情向选民宣传解释政策,疏导选民的情绪,推动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一些信访苗头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缓和、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茅坪镇彭家村田贤志、田胜泽父子因家庭住房、生活困难,先后3次进京上访,是国家挂牌的重点信访案件。县、镇领导多次上门做工作,效果都不佳。县人大代表李永华了解情况后,站在上访者的角度帮助他分析和解决问题。还捐资5000余元,在村服务中心附近为其解决一套住房,并时刻关心他们平时的生活情况,为他们创造条件增加收入。李永华代表的热情让父子俩最终放弃了上访。

促进了政府工作。代表定期定点接待选民制度的实施,使代表联系选民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更便于代表及时掌握选区内的社情民意,反映群众的呼声,促进官员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推进政府工作。仓上镇鱼塘村以前是全镇有名的乱摊子。试点工作开始后,李宏军代表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群众希望彻底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努力争取政府项目支持,把生产发展作为生态新村建设的主攻目标,在社区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收到了选民的好评。

开辟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新途径。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政府限于财力和人力,往往无力解决。而人大代表具有与人民群众贴近性、便捷性的特点,能够拾遗补缺,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夏,桥儿沟社区有23名考生被各大院校录取,其中14名属于困难家庭子女。人大代表及时摸清情况并向政府汇报,同时多渠道联系捐助,最终为每个贫困学生争取到1000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有的还将家庭享受的低保标准每月提高100300元,使该社区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提高了人大代表在选民中的地位和威信。选民通过代表反映的问题得到落实解决,因而更加尊敬和信任代表。桥儿沟社区卫安意、张吉林等200余户选民联名反映:本社区共计800余户常住户,只有一条狭窄的阶梯小道,居民长期受交通不便困扰。县人大代表张孝云找到县人大、政府有关领导和交通部门多次呼吁,并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建议。该建议交由交通局承办,在县人大常委会督促下,已确定为县政府2013年要解决的实事。

二、不足和问题

一年运行实践证明,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定期接待选民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部分代表对开展定期接待选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程度不高,平时缺乏指导督促,不能保证“定期”按程序开展接待选民工作。个别接待选民工作室在“提前公布”及选民反映问题的登记、交办、转办等程序上做得不够到位。

“无职代表”参与接待选民的积极性明显较低。接待选民的基层一线代表多数是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主任,群众威望和信任程度较高。选民认为找这样的代表反映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而对一些基层未担任村(社区)干部的代表信任程度较低,不大愿意向他们反映问题。这些代表限于自身素质和权力,接待选民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代表对解决问题存在畏难情绪。除了对一些矛盾纠纷、政策解释、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能够直接处理外,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等大的事项,有关部门对代表提出建议意见未必能一一解决。而一旦问题未能解决,选民对代表的信任度就会降低,甚至会提出质疑和责问。代表感到压力很大,在开展定期接待选民活动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三、建议与对策

开展代表定期接待选民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坚持完善和不断拓展这项工作,还需要人大代表及县、镇两级党委、人大、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在宣传中突出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事例,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代表定期接待选民活动。通过宣传,不断树立群众的民主意识,提升群众对代表接待活动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为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工作深入而持久的开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强化培训指导,激发履职热情。人大代表是做好接待选民工作的主力,保护和激发代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尤为重要。一方面,为了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县委、县人大常委会一定要大力支持人大代表,对代表的行权履职热忱一定要做到保护与鼓励并重、激发与调动并举。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代表的指导和培训,让代表掌握接待群众、处理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采取有效措施,务求实际效果。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根本的切身利益问题,是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工作保持长久活力、选民群众对代表增进信任的关键所在。代表所提意见建议,县政府相关工作部门、镇党委、政府都必须与人代会期间代表意见建议等同对待。对于其中指向明确、要求具体的问题,缩短办理周期,增强办理实效。对于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要提高群众参与度,提高办理工作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以争取选民和代表对政府办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建立工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县人大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积极帮助代表对社情民意进行分类处置,使社情民意及其处理情况的上传下达通畅有序。县财政要对此项工作继续给予办公设备支持,提高代表活动经费预算标准。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代表开展活动以及给予农村代表适当的补助。坚持把代表定期接待选民活动与代表履职考核结合起来,实行代表履职信息公开,督促干部代表积极参与,主动接受选民和社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