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学习文摘  >  正文内容

人大学习文摘第九期

  •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3日来源:《人民日报》编辑:佚名人气:文章属性: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人大制度优越性在基层的具体体现。做好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是基层人大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全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现将《不做实事,哪来代表的感觉——寻访乡镇人大主席朱忠华》摘编和《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两篇文章印发大家供学习参考。】

不做实事,哪来代表的感觉

核心阅读

我国乡镇人大没有常设机构,担任乡镇人大主席也被不少人当成“退居二线”,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大代表工作都难以组织开展。可在浙江临安市的板桥镇,朱忠华却是镇里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身患肝癌的朱忠华,凭借几十年的基层经验和对百姓的真挚感情,带领镇上的人大代表有声有色地依法履职。

乡镇人大架起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

  1021日到板桥镇那天,正好是该镇的人大代表接待日,听说镇的机关办公楼进门就有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记者下村前特地提早去了一趟。

  一推开接待室的门,首先看到的就是两份文件张贴在墙上的醒目位置,一份是《2014年度板桥镇人大工作计划》,另一份是《板桥镇市、镇代表接待选民安排》,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今年每个月的工作主题、对应的负责人和接待选民的人员安排。

过去,政府要办什么事总是关起门来商量,有时会对老百姓的真实需要想当然,结果费力把事办了,老百姓却不一定买账,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013年底,朱忠华率先在临安市推行了镇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他专题组织镇人大代表以走访、接待等形式深入选区和农户听取群众意见,累计收集到实事工程意向项目35个,将其交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项目经费的初步核算,从而形成详细的初步候选方案提交镇党政联席会议与镇人大主席团会议讨论,最终优选出12件实事工程候选项目提交镇人代会差额表决,让更熟悉社情民意的人大代表来决定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一份记载着当时饮用水改造工程的票决记录显示,全镇54名代表中有53人出席了表决,而这一工程得到了52票赞成。

  “桃源村、豆川村、如龙村均需要饮用水工程改造,如果都上的话资金压力太大,但协调不好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会让党委政府直接面临一线的矛盾。”蔡文娟介绍,在人大代表的参与、走访、接待中,群众逐渐了解到工程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在各村实施,政府决不会厚此薄彼、暗箱操作,因此协调中自然多了些理解、少了些怨气,“人大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构建起了一条相互理解的缓冲带。”

  朱忠华很快就来了,今天接待的是一名因“连环债”被法院列入黑名单而无法外出讨债的选民,他希望人大代表能帮他出面与法院沟通。朱忠华耐心地做了记录,为其解释了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谈了自己的三点建议:“第一,你要自己再和债权人协调,事情可能还有转机;第二,我可以作为人大代表与你同去法院协调沟通;第三,涉法案件要尊重法院最后做出的决定。”这个建议选民觉得可以接受,道谢之后便离开了。

  像这样的接待,对朱忠华和板桥镇的人大代表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可许多群众前来反映的涉法案件、政府综治工作等并不在乡镇人大的职权范围内,这样做可行吗?

  一位镇里的综治干部却很欢迎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朱主席平时经常组织我们学习法律,要求我们用法治思维来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人大代表在场,群众就觉得有了个中立的第三方,对他就有信任,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容易了许多。”

  朱忠华曾分管板桥镇综治信访三年时间,这期间,经他调解的上访、信访事件全部实现了息诉息访。

  以乡镇人大推动和监督同级政府工作,协调、畅通老百姓和

镇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渠道,这已经成为朱忠华在乡镇人大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人大代表会出题,还要会做题

  1022日,走访桃源村的时候,同样身为人大代表的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徐明良,给记者亮出了一张人大代表接待证——有意思的是,这张接待证两面都写着字,“单面的证翻过去老百姓就看不到了”,徐明良这样解释朱忠华让人做的这些证。

徐明良感受最深切的是朱忠华强调议案质量、要求代表参与落实的提案方式,“朱忠华经常说,议案就是考卷,既要会出卷,也要会答卷。”

  会“答卷”,首先要学会调研。徐明良记得之前向镇人大提建议时说,牧松线上有三个急转弯是交通事故的“黑点”,亟待整治。可朱忠华一反问到底在几百米处存在这个“黑点”、一年到底发生了多少事故,徐明良就答不上来了。“调研如果只是走走过场、泛泛一说,那跟普通群众有什么差别,干吗还选你当代表?”徐明良回忆朱忠华这样批评过他。后来,板桥镇提出的建议一直都是临安市质量最高的之一。

(摘自《人民日报》)

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

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有时还是“火线”,切不可退居“二线”,等着“下线”。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不了解乡镇人大的性质,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的。在有的乡镇基层干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是份清闲差事;有的地方,乡镇人大甚至被严重边缘化。有的除了每年开人大会议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和建议之外,似乎在闭会期间无事可做,或者不知做什么。今天报道的浙江临安板桥镇乡镇人大工作,让人耳目一新。乡镇人大主席朱忠华感人至深的履职故事,证明乡镇人大工作不仅不“闲”,而且能更好地听取社情民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引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人大工作是“一线”,有时还是“火线”。朱忠华作为人大主席带领板桥镇人大开展工作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点。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一线”的乡镇人大工作应怎么开展?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直接,在我国政权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基础性作用。乡镇人大工作做好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就地化解了;乡镇人大工作做扎实了,基层政权就更加巩固。

  对基层政权而言,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人大工作高度重视合法性、程序性的特点,恰恰是其扭转当前基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尚显薄弱的有力支撑。对普通群众而言,人大代表依法具有联系选民的职能,特别是直选产生的乡镇一级人大代表,他们直接来自当地百姓,既熟悉当地社情民意,又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一旦组织起来、扎实履职,就能充分代表民意、反映民情、维护民权,对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在基层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影响力,调动乡镇人大代表的积极性,最终还需要着眼于老百姓感受最深切的民生问题。乡镇人大的“民生”并不是亲临现场的修桥铺路,而是督促政府把“民生”的重大决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这就意味着乡镇人大履行职责、依法监督不能是一句空话,否则百姓就得不到实惠,代表就找不到感觉。

乡镇人大是深入到基层土壤中的毛须根系,能够为国家民主政治汲取旺盛的生命力。近年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与平衡调整也日益突出,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愈强烈,这就要求进一步强化乡镇人大作用,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文社会环境的需要。

在基层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乡镇工作做好了,社会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基层治理意义之重大,基层民主政治对完善基层治理之必要,都督促着在乡镇人大,特别是人大主席,必须要有“一线”意识,切不可做等着“下线”的“闲官”。

   (摘自《人民日报》)